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典故 >名家具展商:吃透这三组关键词突破当前市场



细说汉字

(254)

沧海桑田——说“

朱英贵

 

 

沧海就是大海,桑田就是农田,“沧海桑田”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说大海变成农田,或者农田变成大海,借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那么,桑田为什么就是农田呢?因为古代农耕社会最主要的两种农产品就是供给吃的食物与供给穿的织物,而高等级织物的原料则来源于蚕桑,为养蚕织锦而种植桑树之田即为桑田。可见“桑”在古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甚至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所谓“东方丝绸之路”的真正源头就是“桑”。这一篇就来说说“桑”字。

 

 


 

一、“桑”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甲骨文的“桑”字构形大同小异,有的参差不齐,有的左右对称,但都是在突出一棵树上部的枝叶,桑树是枝叶茂密的树,而甲骨文的字形能够明确具体地表达出桑树的这一特色。金文未见“桑”字,上图的两个战国文字是秦系简牍文字,其构形理据也与甲骨文一致,只不过它是用笔写的,风格上与甲骨文略有差异。

“桑”字的小篆字形发生了讹变,将桑枝桑叶的构形讹变为三个侧面手形。有人说这是表示以手采摘桑叶,听起来似乎也有道理,然而这种说法值得怀疑。怀疑的理由至少有三:

一是按照常理,甲骨文字形如果是表示采摘的意思,那么手指应该是向下朝向树中心的,比如“采”字的构字理据就是如此,而“桑”字的三只手的方向都同时朝外;

二是要表示采摘之义用一只手就够了,何必要用三只手;

三是“桑”字是个名词,构字理据中没有动作含义,不可能选用动作构形来造字。至于“桑”字在古代文献中偶尔有采桑的动词含义,那是在使用过程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语法现象(例如《汉书•元后传》:“春幸茧馆,率皇后列侯夫人桑。”一句中的“桑”),并非是“桑”构字理据中的应有之义,充其量最多也只能算作是一种引申义。

依据上述三点理由,我们认为,这貌似三只手形的符号只能是原来的桑叶形象在文字使用过程中由于发生了方向讹变导致了形体的讹变。

“桑”字的小篆字形经过隶变与楷化之后,就演变为上“叒”下“木”的结构了这就是现代汉字的“桑”字,它应该是在小篆字形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这样一来,如果按现代字形来分析,“桑”字便由初文(甲骨文字形)的独体象形字变成了“从木从叒”的合体会意字了。“叒”读作ruò,据说是古代神话中日初升时所登神木,这其实跟“桑”没有什么意义上的联系,因此,若回归初文的构字理据,还是把“桑”字看作是独体象形字为宜。

《说文解字》卷六叒部:桑,蚕所食叶木。从叒、木。”许慎所解的大致意思是:“桑”,就是一种可供蚕食用的树木。它的字形采用“叒、木”两个构件会合成意。:“桑不入木部而传于叒者。所貴者也。

《说文》对于“桑”字的解义“蚕所食叶木”是正确的。然而,,因为他们都没有见过甲骨文字形,故都特别重视“叒”这个构件,并且专门将“叒”设立为一部的部首,真如段氏所言“所貴者也”。然而毕竟许段的解说不符合“桑”字的原始构字理据,因此,我们还是要说,“桑”的造字本义不是以手采摘桑叶的动词义,而是叶子可以养蚕的一种落叶乔木这种名词义。

 

 


 

  二、“桑”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桑”的造字本义为树木之名,是指叶子可以养蚕的一种落叶乔木——桑树。例如:“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诗·郑风·将仲子》)再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梁惠王上》)又如:“麦苗含穟桑生椹,共向田头乐社神。”(唐·韩愈《赛神》诗)

由此可引申为指称桑叶。例如:“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诗·卫风·氓》)再如:“冬伏而夏游,食桑而吐丝。”(《荀子•赋》)又如:“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古乐府《陌上桑》)

也可指蚕桑之事。例如:“是则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桑,百人衣之。以一奉百,孰能供之?”(汉·王符《潜夫论•浮侈》)再如:“微臣惟当布陛下惟新之泽,守国家承平之规,劝以耕桑,使无怠惰而已。”(唐·韩愈《袁州刺史谢上表》)又如:“不田亦不桑,衣食犹兵然。”(唐·韩愈《袁州刺史谢上表》)

还可以将名词“桑”活用为动词,表示采桑的意思。例如:“春幸茧馆,率皇后列侯夫人桑。”(《汉书•元后传》)颜师古注:“桑,采桑也。”再如:“吴之边邑处女桑于境上。”(《吕氏春秋》)又如:“桑姑盆手交相贺,绵茧无多丝茧多。”(宋·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诗之四)

根据上面对“桑”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桑”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三、含有“桑”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桑叶可以用来养蚕织布,吃桑椹能够养生滋补,桑皮坚韧可以制造好的纸,所以古人在屋子前后总会种些桑树,因此桑梓就成了家乡的代名词。“桑”字的文化含义在相关成语中主要有桑树、桑田、桑木、桑林、桑间(古地名)等多种含义,下面分别举例。

其一,“桑”字在成语中表示桑树含义的例如:

恭敬桑梓——恭敬:尊敬,热爱;桑梓:桑树和梓树,古时家宅旁边常栽的树木,比喻故乡。热爱故乡和尊敬故乡的人。源自《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之。

鸡犬桑麻——形容乡村的安静生活。语见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三回:“田里种着菜,篱笆里栽着花,大有鸡犬桑麻光景。

暮景桑榆——夕阳斜照在桑树和榆树顶端,一派黄昏景象。比喻晚年的时光。桑榆,古人以为是日所入处。源自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南朝·梁·萧统《文选·刘铄〈拟古二首〉》:“愿垂薄暮景,照妾桑榆时。

盘石桑苞——盘石:大石;桑苞,即苞桑,根深柢固的桑树。比喻安稳牢固。源自《易·否》:“系于苞桑。”孔颖达疏:“苞,本也。凡物系于桑之苞本则牢固也……桑之为物,其根众也,众则牢固之义。

日薄桑榆——犹日薄西山。比喻老年的时光。语见《隋书·李穆传》:“臣日薄桑榆,位高轩冕,经邦论道,自顾缺然。

桑荫不徙——指人之意气相投,相知无须时日长久。亦指时间短暂。源自语出《战国策·赵策四》:“昔者尧见舜于草茅之中,席陇亩而荫庇桑,荫移而授天下传。

桑荫未移——指人之意气相投,相知无须时日长久。亦指时间短暂。同“桑荫不徙”。

桑榆末景——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指傍晚。比喻晚年的时光。同“桑榆暮景”。

桑榆暮景——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指傍晚。比喻晚年的时光。源自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桑榆之景——指晚年时光。

收之桑榆——指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指事犹未晚,尚可补救。语见《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田月桑时——泛指农忙季节。源自南朝·齐·萧子良《谏射雉启》:“且田月向登,桑时告至。

咏桑寓柳——咏的是“桑”,而实际说的是“柳”。比喻借题传情。

指桑骂槐——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语见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那一个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

指桑说槐——比喻明指此而暗骂彼。同指桑骂槐”。语见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九回:“众丫头媳妇无不言三语四,指桑说槐,暗相讥刺。

其二,“桑”字在成语中表示桑田含义的例如:

饱经沧桑——饱:充分。沧桑:沧海变桑田的简缩。泛指世事的变化。经历过多次的世事变化,生活经历极为丰富。语见王蒙《轮下》:“而你是一个四十六岁的男人,饱经沧桑,眼角皱纹细密如网。

渤澥桑田——渤澥:渤海的古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犹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巨大。语见宋·苏轼《送乔仝寄贺君》诗之二:“不惊渤澥桑田变,来看龟蒙漏泽春。

沧海桑田——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源自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海桑陵谷——沧海变桑田,山陵变深谷,比喻世事变迁极大。语见清·朱彜尊《玉带生歌》:“海桑陵谷又经三百秋,以手摩挱尚如故。

海水桑田——犹沧海变桑田。比喻世事变迁很大。语见唐·韦应物《汉武帝杂歌》之一:“海水桑田几翻覆,中间此桃四五熟。

陵谷沧桑——陵:山陵;谷:山谷。丘陵变山谷,山谷变丘陵。比喻世事巨变迁。语见清·赵翼《瓯北诗话·吴梅村诗一》:“又自托于前朝遗老,借陵谷沧桑之感,以掩其一身两姓之惭,其人已无足观。

人世沧桑——比喻人间世事变化很大。

桑田碧海——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同“桑田沧海”。

桑田沧海——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源自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其三,“桑”字在成语中表示桑木、桑叶、桑根等含义的例如:

桑弧蓬矢——古代男子出生,射人用桑木做的弓,蓬草做的箭,射天地四方,表示有远大志向的意思。语见《礼记·内则》:“射人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

桑户桊枢——以桑枝为门,木条为枢。形容居处简陋,家境贫寒。

桑户蓬枢——编桑枝为门,立蓬条为枢。形容家境贫穷。

桑户棬枢——以桑枝为门,木条为枢。形容居处简陋,家境贫寒。

桑落瓦解——象桑叶枯落,屋瓦解体。形容事势败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语见《后汉书·孔融传》:“桑落瓦解,其势可见。

桑枢畒牖——以桑木为门轴,以破畒为窗口。形容贫寒之家。源自《庄子·让王》:“原宪居鲁……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畒牖,二室,褐以为塞。

桑枢韦带——桑枢,桑木的门轴。韦带,无饰的皮革腰带◇以之形容贫家寒士。源自《庄子·让王》:“原宪居鲁……桑以为枢。”汉·贾山《至言》:“夫布衣韦带之士,修身于内,成名于外。

桑枢瓮牖——枢门上的转轴;瓮牖简陋的窗户。用桑树做门轴,用瓦罐做窗户,比喻贫苦之家。源自《庄子·让王》:“蓬户不完,桑以为枢机而瓮牖。

桑土绸缪——比喻勤于经营,防患未然。源自《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朱熹集传:“土,音杜。桑土,桑根皮也……我及天未阴雨之时,而往取桑根以缠绵巢之隙穴,使之坚固,以备阴雨之患。

其四,“桑”字在成语中表示古地名桑间或者桑林例如:

桑间濮上——桑间在濮水之上,是古代卫国的地方。古指淫风,也指男女幽会。语见《礼记·乐记》:“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汉书·地理志下》:“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会,声色生焉。

桑间之音——桑间:古代卫国地名。指古代卫国的音乐。

桑间之咏——桑间:古代卫国地名。指描写男女情爱的诗歌。

桑间之约——桑间:古代卫国地名。指男女之间的约会。

桑中之约——桑中:桑林之中。指男女幽会的的密约。源自《诗·鄘风·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桑中之喜——桑中:桑林之中。指男女不依礼法的结合。

 

 相关链接:

 细说汉字(251):青枝绿叶——说“叶”(葉)

 细说汉字(252):乐不可支——说“支”(枝)

 细说汉字(253):见所未见——说“未” 



可长按二维码添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