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旅游资源 >华为mate30连wifi网速慢的主要原因

点击上方老丁侃地理,关注老丁公众号,收看更多关于地理的视频和文章。或微信—添加朋友—公众号查找“老丁侃地理”—关注。每天6点13分,准时为您更新。



678地理工作室

微专题11.地形特征的描述答案:

4.千沟万壑;流水侵蚀。

5.地形以冲积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北高南低。

6.以高原山地为主,西北高、东南低,地势起伏较大,喀斯特地貌广布。

7.(1)等雪期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表明沿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其东西两侧地区。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ºC的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ºC的时间较短。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部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

(2)甲地雪期比乙地短,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

(3)丙地属于丘陵地形,地势低于乙地,融雪径流量大于乙地;丙地比乙地受到更多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林地被毁,过度垦荒等),丙地更易被侵蚀。


21.沧海桑田话变迁——板块运动与地貌

 

【试题引入】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A.全球地壳共分为六大板块

B.板块“漂浮”在上地幔的岩石圈上

C.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很深的海沟

D.板块碰撞地区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解题技巧】

板块构造学说主要观点:

1.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每个板块内还有若干个小板块。

2.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是不断运动着的。

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答案:1.D  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不是地壳,A错误;板块“漂浮”在上地幔的软流层之上,而非岩石圈之上,B错误;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海岭、裂谷和海洋,C错误;板块碰撞地区火山、地震、活动频繁,D正确。

【试题引入】

2005328239分,印度尼西亚的尼亚斯岛附近海域发生8.7级强烈地震。不久又相继在该岛西略偏北l00千来海底和该岛正南约190千米海底发生强烈余震,这些地震均发生在靠近两大板块界线的地方。据此完成23题。

2.该岛附近作为板块边界的海沟的走向为

A.东西向       B.东北—西南向

C.南北向       D.西北—东南向

3.该海沟两侧的板块是

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B.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解题技巧】

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完全是在海洋,其余五大板块都包括有大块陆地和大面积海洋。

答案:2.D  材料中提到的两次余震,一次发生在岛屿的西略偏北100千米海底,另一次发生在该岛正南约190千米海底,而且地震均发生在靠近两大板块界线的地方,尽管不知道该海沟的名称,也能作出西北—东南走向的判断。

3.C  两大板块中的印度洋板块较易判断出,亚欧板块较易误作太平洋板块。区分的方法为发生地震的东南亚地区,特别是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是亚欧大陆的延伸部分,从而作出亚欧板块的正确判断。

【试题引入】

4.下列应用板块构造理论对地质地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大西洋、北冰洋均由板块张裂而产生

B.台湾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而成

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使古地中海一部分消失

D.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弧状岛链是新大洋地壳的诞生处

【解题技巧】

板块边界分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生长边界板块以张裂运动为主,往往形成海岭、裂谷和海洋;板块消亡边界以碰撞挤压为主,往往形成海沟、岛弧链、海岸山脉。

答案:4.C  北冰洋则不属于板块张裂形成的,A错误;台湾山脉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的,B错误;海沟和岛弧链处于板块消亡边界,是板块碰撞形成的,D错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使古地中海一部分消失,C正确。

【试题引入】

5.读某大洋洋底岩层年龄分布图,关于乙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B.图示边界类型会出现深海沟

C.图示海底不可能形成海岭

D.东非大裂谷的成因与此一致

【解题技巧】

岩石离海岭(洋脊)越近,年龄越轻;离海岭(洋脊)越远,年龄越老。同一年龄岩石在海岭两侧对称分布。

答案:5.D  图中乙处附近海底岩层年龄大约为0~7百万年,向两侧递增,说明乙地附近为岩浆喷发新生成的岩层,那么该地应该位于板块生长边界,主要形成海岭,所以A、B、C错误。东非大裂谷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张裂而成。

【做题巩固】

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

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

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7.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

A.东非大裂谷

B.日本列岛

C.阿尔卑斯山脉

D.落基山脉

下图是反映岩石圈板块分布情况的地球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在六大板块中,图中反映出的板块有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9.比较K、L、M、N四地洋底地壳的地质年龄

A.L>N

B.L<N

C.L>K

D.M>N

读下图完成1011题。


10.九州一帕劳海岭

A.位于亚欧板块上 

B.位于印度洋板块上

C.位于太平洋板块上

D.是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界线

11.因板块挤压引发的地震多位于图中的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附近

12.2016年日本九州南部的樱岛活火山频频喷发。该火山形成于板块的消亡边界。下列火山中,同样形成于消亡边界的是

A.南美大陆西部圣何塞火山

B.大西洋中脊上的冰岛海克拉火山

C.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

D.东非大裂谷中的乞力马扎罗火山

【学生总结】

 

微专题21.板块运动与地貌

6.A  两个大陆板块碰撞易形成褶皱山脉;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主要为海岭;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为海沟;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主要是裂谷带。

7.C  阿尔卑斯山脉为一褶皱山脉,由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8.B  图中,L和N分别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其两侧应该为不同的板块;M和岛弧分别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其两侧应该为不同的板块,即图中共计四个边界,即为四个板块。

9.D  L和N分别位于板块生长边界,距离L和N越近,岩石越小;M和岛弧分别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距离M和岛弧越近,岩石越老。L和N不好确定年龄新老,A、B、C错误。

10.C  根据经纬度判断,马荣火山和九州—帕劳海岭都位于台湾岛的东南面,由此推断马荣火山应该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附近,九州—帕劳海岭应该位于太平洋上。

11.A  ①②因为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所以多板块挤压引起的地震。

12.A  南美大陆西部地处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大西洋中脊的火山、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及东非大裂谷的火山都是板块的生长边界。

 

欢迎各位老师定购,欢迎各位老师推荐给自己的亲学生购买,谢谢大家的支持。

2018年2月3日

微专题目录及样本链接如下:

高中地理微专题精选100例总目录

高中地理微专题精选100例样本10

高中地理微专题精选100例样本13

订购微专题100例,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