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旅游资源 >怎样用万用表检查线路是短路还是接地?

这张照片记录的是位于长阳路南侧的明园村小区,明园村为杨浦成熟的生活小区,设施齐全,交通便利。其东至怀德路,南至霍山路,西至许昌路,北至长阳路。这里曾是旧上海第一家跑狗场明园的所在地,也曾是沪东地区出名的滚地龙贫民窟,解放后变成了劳动人民居住的幸福家园。明园村不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新村,它作为一个时代变迁的缩影,反映了上海近百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1

旧上海第一家跑狗场



1928年,由上海跑马总会会员英商麦边洋行经理麦边(Mc Bain)提议、跑马总会筹建,设立了明园跑狗场。这是上海第一家跑狗场,四周为威妥玛路(今怀德路)、汇山路(今霍山路)、华盛路(今许昌路)、华德路(今长阳路)4条城市道路。1928年5月26日,上海第一家跑狗场——明园正式营业。


明园跑狗场


明园开幕之初,轰动一时,人头齐攒。比赛时,作为诱饵的电兔沿导轨急速前进,赛狗竞逐,以第一、第二名为胜。许多人置工作和生计于不顾,全身心地投入到赌博当中来,赌资少者三、五元,多者成百上千元,甚至有工商巨贾以工厂、商店押赌。那些原本打算用来养家糊口,用于生产、经营的钱,甚至是省吃俭用的存款,都被一些人当作赌资,流入赌场。绝大多数人都血本无归,导致公司破产,妻离子散,甚至家破人亡,人们尝受到赌博的危害。


跑狗场的娱乐性质微乎其微,可以说是个纯粹的赌博场所。社会上的有识之士纷纷要求当局关闭跑狗场,在越来越激烈的反对声中,公共租界工部局于1931年4月将明园跑狗场取缔。


由于市民强烈反对,工部局关闭明园跑狗场。选自1931年3月19日《申报》


明园跑狗场停业后改建为游乐场,名为“明园游艺场”。内部设有电动玩具,如电动空中飞车、电动椅、电单车等;还设立了温水游泳池、影戏场、戏院、跑驴场等等。


有关明园改建为游乐场的消息

选自1931年5月27日《申报》



2

沪东出名的滚地龙贫民窟


八·一三”事变发生后,,游乐场废弃,,。,这里成了一片荒地,芦苇杂草比人还高,垃圾随地可见,脏乱不堪。周边各省灾民及破产农民大量流入上海,灾民在此废墟上,搭棚居住,拾一些芦苇、碎油毡、烂铁皮围起了简陋的栖身之所——滚地龙,从此这里成了沪东地区出名的贫民窟。


所谓“滚地龙”,是用芦席卷成半圆形,或搭成三角形,上面加盖茅草,两头挂破席子为门。一般宽6尺、长9尺、高3尺,中间最高处也只有4至5尺、面积6至7平方米。“滚地龙”面积狭小,居住人口众多,十分拥挤。炎夏,棚内闷热异常,加上成群苍蝇、蚊子扰人,使人无片刻安宁。隆冬,满是缝隙的棚壁挡不住刺骨寒风。简陋的棚屋经不起风雨侵袭,全靠十几间、几十间地密集成群,互相支撑才勉强不倒。它们七高八低,大小不等,凹进凸出,极其零乱。


上海昔日贫民窟里的“滚地龙”



3

劳动人民生活的幸福家园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居住在这里的人民也从苦难中获得了新生。解放后三年,伴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明园村原以拾垃圾、讨饭为生的人们纷纷进厂当了工人,有了正当职业。人们的生活开始好转,居住条件也开始改善,“滚地龙”首先被简陋的板房所替代,屋顶盖上了成片的油毛毡,铺上了小稻草。


居民搭建的简陋的板房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明园村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也得到改善,简陋的板房被砖石结构的平房所替代。


在这期间,政府拨出专款建造公共设施,努力改善明园村落后的居住条件。整个明园村装了6座公用给水站,一千多户居民从此喝上了清洁的自来水。同时政府出资填平了臭水坑、埋设了下水道,铺上了石子路,搭起了电线杆,安装了集体电表,家家户户用上了电灯。过去用水水不洁、开灯灯不亮、走路路不平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为了进一步改善劳动人民的居住条件,成片地改变市容,1972年由市规划院、杨浦区房屋管理局编制了明园村改建规划和修建设计,列入1973年棚户改建计划。


改建前的明园村


改建前的明园村,有简棚屋910幢(间),毗连密集,建筑密度高达47%,建筑面积19186平方米,居住了1204户、4656人,平均每人建筑面积仅4.1平方米左右,居住条件较差。


自1973年起,明园村开始陆续动迁,分批进行改建,至1979年基本建成。1990年新村西北角,许昌路体育场改建成钢筋框架22层住宅楼——明园大楼。至此,整个街坊全部改建完成。


改建后80年代的明园村


如今的明园村


改建后的明园新村,幢幢高楼鳞次栉比,宽敞平坦的林荫道旁树木郁郁葱葱,幼儿园里不时传来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和歌声。若不是翻开这历史的缩影,谁又能想到,这个欣欣向荣的工人新村的前身竟是那个曾轰动上海的明园跑狗场呢?